在紐西蘭 ,成功且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專業人士、學者和企業家,學生時代大部分就讀於公立學校。紐西蘭 迄今並未發展出像英美國家一樣、教育實力驚人的菁英貴族中學。這裡的高中畢業生基本上又是「免試升大學」,入讀紐西蘭 八所大學的門檻不高。因此,孩子在中小學階段,該就讀哪一所學校?公立或私立?紐西蘭 的父母們困擾不大,住家附近的學區學校通常就是第一選擇。
紐西蘭 的中學大多是公立,由政府資助。「私立中學」(Private/independent schools)為數不多,大部分設立在較大的都會區。很多私立中學隸屬於宗教團體,具有歷史淵源。不少前身或現在仍然隸屬於教會系統的私立學校,已經接受政府的大力資助,成為「整合中學」(Integrated schools)的型式,沒有學區限制,本地學生每年繳交紐幣三千到六千元即可入讀。這些學校依然維持本身的特色,例如天主教學校保留了宗教儀式和天主教教義課程;研究顯示,這些「整合中學」的教育績效是超值的。 紐西蘭 公立中學平均的硬體資源、師資水平並不亞於一般的私立中學。除非私校高薪挖角,很多老師寧可選擇在公立學校任教。這個國家以平等的普及教育為主流,公校有責任接收學區內的所有學生,學生的水準和教養背景參差不齊,在都會區的公校則班級人數偏高,這些都為教學、管理和輔導帶來了一些難度,也導致學習風氣普遍不如私校。一部分實施入學考試的私立學校,學生的素質較整齊,小班教學讓老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施教,學生成績的提高較快、較顯著。 有些公立學校因為學區內的家庭較富裕,加上優質傳統校風、校長領導有方、採行NCEA和劍橋雙軌課程,培養出了許多優於私校的拔尖學子。但是,另一些公立學校則因為單一的NCEA課程流失了優秀學生,或因學區內居民的弱勢社經背景,使這些公校學生的學習成效普遍不如私校。不公平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私校的家長們可是多花了不少銀子。 這幾年紐西蘭 的中學教師罷課頻頻,不少公立學校老師加入工會後猶如找到了靠山,自我意識高張,校長領導學校不易。教育主管當局如果無能解決「學生受教權」受損的現象,私立學校的發展空間將繼續擴大。畢竟,教育的領域中,學生的權益應該擺在第一位,為師者如果只能以「學生的受教權」來交換需求,那麼,回歸市場機制是解決問題之道。 現任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Face 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哈佛大學校長Drew Gilpin Faust、福特汽車總裁Henry Ford II、摩根史坦利公司創辦人Harold Stanley,甚至許多知名作家、諾貝爾獎得主、好萊塢明星和美國總統皆畢業於頂尖的貴族中學名校。這些真正的貴族私校入學難度高,學費更是嚇人;但校友捐贈母校的風氣很盛,對優質教育發揮了良性循環效益。 美國的貴族化寄宿中學,每年學費平均約三萬二千到四萬美元,寄宿費用約8000到15000不等。但是,博士或常春藤名校級的優異師資、1:5的師生比例、超高質量的教學、完善的設備和生活設施、大部分教師以校為家,加上重視獨立性、判斷力、國際觀和人際網路的素質教育特色,使很多英美國家的父母們常常感嘆,這個世界果然是不公平的! 紐西蘭 中小學的學校情況較單純。整體來看,除了一些歐裔學生人數比例較低的學校之外,紐西蘭 全國不論是城市與鄉村、公立或私立,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品質差距不大。而且,除了奧大等少數兩三所大學稍具領先及競爭態勢,其他大學或高等院校的差異很小。 這樣的教育生態如何評論?平民化、普及化、平等化或庸俗化?各有不同的解讀,世界邊緣的紐西蘭人不在乎!依舊「自我感覺良好」。亞裔移民不相信、也憂心,讀書哪裡是這般輕鬆愉快的事情?「我們希望讓孩子脫離升學競爭的苦海才移民來紐西蘭 ,沒想到在這裡換成了陪孩子放牛,這樣的孩子有競爭力嗎?」一位來自中國的爸爸如是說。 不少移民朋友對孩子的教育感到茫然又焦慮,選擇公校或私校即其一。在歐美紐澳等國,孩子就讀公立學校,與來自各階層家庭的孩子一起學習,可以體驗人生百態,藉以認識真實的社會和人生。小學到中學一路讀私校,這樣的同質性環境不見得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家長應該依據經濟條件,再審酌孩子的學習情況、意願、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來選擇學校。在紐西蘭 ,有錢,您擁有較靈活的選擇;沒錢,您也有另一種不錯的選擇。教育績效常常遵循「用心比用錢有效」的準則!優秀是教出來的!孩子追求卓越的契機,更多地存在「家庭教育」之中。 後記: 7月14、19兩天的晚間7~8點,張老師在WTV電視28台《今日話題》節目中,接受主持人鄭經緯先生的全程專訪,暢談紐西蘭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關注紐西蘭 的NCEA、劍橋、IB課程問題。張老師在2011年10月22日至12月24日每週六的C1版專欄中,連續以10篇特稿探討這三種課程制度,歡迎家長朋友們登入www.chnet.co.nz的先驅報網頁查閱! 您不能苛責、也不必失望,像美國Trinity、PhillipsAcademy和英國Eton、Harrow這樣的「菁英寄宿中學」,為什麼在紐西蘭完全沒有?與歐美先進國家比較,雖然紐西蘭的中小學教育存在著改革阻力和危機,它也發展出了自己的「理想性」與「特色」。值得慶幸的是,和我們的母國比較,孩子在這裡擁有較大的選擇權;而且,「快樂學習」是紐西蘭孩子們的權力,這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普世價值。
二十世紀的9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紐西蘭 的中小學教育評定為世界典範。2003年,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對其成員國的國際學生測試項目(OECD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展開調查,在41個國家中,紐西蘭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名列前茅。最近幾年的相同測試,紐西蘭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和解決問題能力四個方面依然遠遠超出平均水準;在整體評估方面,紐西蘭 還曾經是表現最出色的英語系國家呢! 「平等」是紐西蘭基礎教育的基本精神。1939年,紐西蘭的教育部即宣布:「所有的人民,無論貧富,居住在鄉村或城市,都有資格接受免費教育至15歲,使他們具備行使公民權利的能力。」 基礎教育的平等首先表現在辦學形式的多樣化上。平等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要享受相同的教育,因為學生的多樣化,應該給學生不同的選擇機會,使其享有不同的學校教育。因此,紐西蘭的父母有權利為孩子選擇就讀的學校。政府依據學校差異提供不同的經費補助,例如,依學生家庭經濟能力、社會背景將學校區分為Decile1~Decile10十個等級,Decile越低者表示家長的平均收入越低,學校獲得的補助就越多。學校裡,依據學生的個別困難,學校和教師也有義務提供個別的輔助措施。 2006年7月,紐西蘭教育部長Steve Maharey在一次研討會上的講題是“Personalised Learning: Putting 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Education.”他大力鼓吹「個性化學習」,堅決主張應該把學生置於教育的中心。「個性化學習」的理念並非Steve Maharey首創,它早已體現在紐西蘭基礎教育的三大特色之中。 第一,因人而異,配置教材。學校根據國家統一的教學大綱施教,沒有全國統一的教材。教師必須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自編教材,因材施教,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個性發展的情境。 第二,鼓勵開放性的學習。中小學校園內普遍佈置了豐富多彩、適合不同學生興趣和需求的學習資源,將環境和生活都變成活生生的教材,見證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想。紐西蘭中小學生的學科應試能力或許不出色,但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普遍優於亞洲的孩子。 第三,重視激勵性的評價,排斥對孩子個人或團體之間的排名與評比。父母老師對孩子賞識有加,用鼓勵替代體罰。儘量讓孩子自己與自己比較,超越原來的自己就是進步,就值得嘉許。一水之隔的芳鄰澳洲就不同了,他們一樣鼓勵「賞識教育」,但也要孩子們體驗「與同儕在競爭中自我提升」。因此,澳洲不乏全國性或地區性的數學、英文競試,成績發佈後還有分析、統計、排名呢! 紐西蘭的學校鼓勵學生創新和實驗,而不是單純的記憶和背誦。紐西蘭的教育目標在於力求學生獲得「個人能力所及的最高水準」,使每一個學生作為個人和社會成員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以創造「個性化學習」的最高價值。 這麼先進、優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應該可以教育出具有高度競爭力的下一代。但是,各種統計和評估顯示,紐西蘭的國家競爭力正在下滑。英國《泰晤士報》的大學排名,「奧克蘭大學」在紐澳的總排名中從徘徊在第3、第4退到了前所未有的第8。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落差,紐西蘭是否假「教育平等」之名扼殺了「菁英培育」,?一味追求「平等」是否造成了教育成果的「平庸」? 問題出在哪裡?《中文先驅報》記者傑生在今年5月4日《先驅報》頭版刊登的《芬蘭的天比紐西蘭更“藍”?》一文中給出了答案。傑生指出,芬蘭教育成功的「秘密武器」是教師。OECD教育專家Schleicher說:「教師質量決定了芬蘭教育取得的成果。在芬蘭,教師職業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標準,而不是像在其他國家一樣僅僅是傳授標準化知識的『傳聲筒』。」有了這種意識,教師在芬蘭成為人人嚮往、廣受敬重的職業,吸引了大量「頂尖的」年輕人投身其中。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指出:「芬蘭的數學老師都是學過數學專業的,美國有很多數學老師學的是『數學教育』而不是數學。」芬蘭的天空為什麼比紐西蘭更「藍」?「教師質量」是重要原因之一! 紐西蘭不乏優秀教師,但仍有不少專業素養和專業精神皆欠缺的不適任教師繼續在「毀人不倦」。政府在「教師養成教育」方面應借鏡芬蘭,更盼望教師工會能發揮使命感!則紐西蘭教育幸甚!國家幸甚! 2013年4月,美國德州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科學」韓裔副教授金秀堯(Su Yeong Kim)發表了一份報告。針對300多個美國華裔家庭長達10年的研究,她把這些家長的教育方式分為支持型、隨和型、虎媽型及嚴苛型四大類,以學術成就和情感健康為指標,表現之優劣依次為支持型、隨和型、虎媽型、嚴苛型。此一發表於《亞裔美國人心理學雜誌》的報告指出,美國華人之中虎媽虎爸並非主流,虎媽式家庭的子女普遍地成績較差、與家庭關係較疏離,更嚴重的是,這些孩子的個性較為抑鬱。
《虎媽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是2011年開春時全球最受爭議的新書之一,《華爾街日報》以《華人母親為何比較厲害》(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為題登出書摘。作者蔡艾美(Amy Chua)試圖以直白的語言和豐富的事例告訴美國讀者,華裔母親雖然對子女苛刻,但能帶給他們更成功的未來。蔡女士出生於虎年,遂以「虎媽媽」自居,同時呼應了她管教女兒的強悍作風。她在書中自述以嚴厲方式教育兩個女兒的過程,並批評西方父母開放縱容式的教養方法。 針對她施加於女兒近乎「虐待」的管教方式,有人憤怒,有人震驚,也有人表示支持。激烈的論戰已經在西方讀者與華裔社區中激起了千層浪。不過,令華人媽媽們擔心的是雪上加霜的效應。這幾年,「華人媽媽」一詞在美國教育界給人的印象是負面多於正面,「華人媽媽」是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字眼,一個嚴格甚至苛責的教育代名詞。 蔡艾美在書中列出教育女兒的「十大不准」:1.不准在外過夜、2.不准看電影、3.不准出演校園劇、4.不准抱怨沒有參演校園劇、5.不准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6.不准選擇自己的課餘活動、7.不准有科目成績低於A、8.除了體育與話劇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9.不准練習鋼琴及小提琴以外的樂器、10.不准不練習鋼琴及小提琴。媒體引述蔡艾美的說法:「華人媽媽管教成功的因素在於:不理會孩子的自尊心、強調孩子必須要孝順父母、堅信孩子不懂事且需要父母的指引。」 回顧一下蔡艾美的成長背景,有助於了解她的教育理念是如何塑造成的。1962年蔡艾美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8歲時移居柏克萊。1984年以極優的榮譽畢業生身分畢業於哈佛大學,1987年再度以榮譽畢業生資格畢業於哈佛法學院,她也是哈佛法律評論的主編。畢業後她成為法律事務所的商業律師,專長於國際商業交易、民族衝突研究、全球化等範疇。後來任教於杜克大學法學院,2001年加入耶魯,目前是耶魯大學的講座教授。 蔡艾美的父親是從菲律賓移民美國的華人蔡少棠,目前擔任加大柏克萊電機系教授,被稱為「非線性電路理論及細胞式神經網絡」之父。蔡艾美是家中四姊妹的老大,先生也是耶魯的法學教授,妹妹Katrin目前是史丹福大學教授。 1994年蔡艾美的姑媽在菲律賓被傭人夥同司機殺害,她親自了解真相後,得知所有傭人都事先知道兇手的謀殺企圖,只有姑媽的家人蒙在鼓裡,為什麼?我懷疑「嚴厲無私、不講情面」是否已經成為蔡氏家族的文化特色?是否為姑媽的悲劇埋下了禍因?這個事件引發了她寫作《燃燒的世界》一書的動機。得知她教養女兒的方式,震撼之餘,我覺得蔡艾美的教養風格不是一個孤立事件。 蔡艾美兩個女兒的人生成功了嗎?應該還不到下結論的時候。「虎媽媽風暴」發生後,蔡艾美接受訪問,表示女兒們並不覺得媽媽很恐怖,反而認為很好笑。對這樣的管教方式,她也感到後悔,認為當年應該給女兒們更多的選擇,她在書的後半部點出了這種管教方式的報應,也慶幸兩個女兒的人緣很好、朋友很多,與老師、同學的關係融洽。 來自教育拔尖、事業成功的家族,蔡艾美勢必無法忍受平庸;法律人的性格和背景,似乎更激化了她以嚴厲方式教養女兒的決心和執行力。或許,女兒們也因此而不甘於平庸,願意在這種教育氛圍下追求卓越。教養的態度和理念都有其時空背景和一貫性,不能因為一個轟動的新聞個案、看了一本書、聽了一場講座就立即大轉彎。例如,一個嬌生慣養、驕寵成性的小太陽、小公主,您忽然給他(她)來個蔡女士的「十大不准」,他(她)不造反才怪。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我們不能用單一的想法去面對每一個孩子。「教養」是一門藝術,教養方法沒有公式可套。虎媽之後又來了什麼狼爸、鷹爸,這些極端的教養方式皆為特殊個案或譁眾取寵之舉。了解您的孩子,做個有智慧、真用心、合理管教的「支持型」父母才是教養的正途。 有一位朋友告訴我,親戚的孩子在中國就讀於一所寄宿中學,每天早上6:30起床,先來個三千公尺晨跑,早餐後開始一整天的課程,晚自習到9:30,接著預習次日的功課,11:30上床睡覺,每次週末回家總是睡大覺到中午才起床。
這位朋友深深地感慨,中國的媒體報導一路吹捧某某寄宿中學的高考成績多優異,就是不曾出現休閒娛樂、社團活動等話題,人格塑造與能力培養的關鍵課程又在哪裡?這樣的寄宿中學把學生管得死死的,更方便於給學生施加功課的壓力。個個孩子變成了學習機器,他們是「知識的巨人」兼「生活的白癡」。 朋友分析,兩個因素造成了這樣的局面:一是中考與高考制度,唯分數至上;二是社會價值觀的嚴重「物化」,一切競爭都導向物質與財富的競爭,連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爭錢爭地位。越來越多學校成立同時兼顧高考與出國留學的「國際部」,結果又把口口聲聲不以為然的「應試教育」搞成了「國際應試教育」。很多在歐美運行很好的項目,到了中國就被分數指揮棒給扭曲了。 如果家長了解了這種專門製造「學習機器」的寄宿學校,還把孩子往這裡送、往火坑裡推,那是家長的抉擇,怨不得別人!美國的媒體曾經詢問麻省理工學院:「為什麼你們拒絕了許多學業成績頂尖的中學生?」該校招生辦公室答覆:「我們要找的是『人』,不是『學習機器(Learning Machine)』!」我常常想到,教育的領域中,應該要有更多「人性」的元素在裡頭,如果教育反而扮演扼殺人性的主謀,那是人類最大的悲哀和災難! 真正優質的寄宿中學,應該是一個軟體比硬體還嚴謹的教育系統。以目前全球的「家庭教育」難以抵擋劣質資訊入侵和負面教養的事實,以許多中年父母正值事業巔峰而忙碌的現實,一所規劃完善的寄宿中學,它的教育優勢就顯現了。歐美有許多優質的寄宿學校,很多老師以校為家,把一生奉獻給學生、給學校,這些可敬的老師們視教育為「快樂的志業」。 很多教育專家都認同:「父母放手,是孩子成長的最佳處方!」遺憾的是,許多父母寧可把孩子留在身邊放任、寵愛,也不捨得讓孩子出去歷練一下生活能力或生存能力。我曾經在本專欄中呼籲:不要讓「家」成為阻礙孩子成長的地方!孩子變成了「啃老族」,想想看,是不是為父為母者咎由自取?即使父母和孩子天天在一起,如果「心」的距離很遠,衍生的問題可能更多。 有人擔心孩子就讀寄宿學校是否對親子關係造成負面影響?依據合約,家長與學校必須維持暢通而良好的溝通管道,學生在週末或假期中必須返家,在親情方面可以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理想的寄宿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大家庭,與學生生活在一起的是日常課堂上的老師、輔導老師、教育顧問,在這裡工作的廚師、水電工、房舍維護、安全醫護等人員都必須經過訓練和考核,這裡不需要「管理人員」。 優質的寄宿學校非常注重學生的行為特質、人格發展和身心健康。它能達成快樂學習、充實學習、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升學準備、全人教育等目標。針對學業方面有特殊需求或困難的孩子,學校也有常態性的補救辦法。很多移民美國的華人家長發現,亞裔孩子普遍地重理工、輕人文,有些孩子在寄宿學校經歷了文化融合的洗禮之後,人文素養提高了,對於未來競爭力的提升和融入主流社會頗有助益。有些美國大學名校在招生時格外青睞來自優質寄宿中學的申請者,因為這些學生在情緒管理、人際關係、團隊合作和大學生活適應方面都展現了優勢。 身為國際學生的監護人,有一天早上,我接到一通緊急電話:「Annie早上起床時覺得心跳異常加快,我們正送她去醫院,請您立即趕來醫院急診部。」我陪著Annie在醫院待了大半天,最後由資深醫生確認無危險情況,可以返校上課。Annie用手機通知在學校焦急等候的同學,那一頭響起了一陣歡呼。我交給Annie一盒巧克力,囑咐她回去與同學們分享。我經歷了難忘且感到特別溫馨的一天!另一位就讀教會學校的男孩(國際學生)感冒了,寄宿部的護士阿姨悉心照料,24小時留校、住同一樓層的Brother交代他半夜難過時可以隨時找他,Brother是天主教學校宿舍輔導老師的職稱。 優質的寄宿學校依然可以提供居家的安全和溫暖!父母想要學習放手,「優質寄宿中學」是個不錯的選擇。居家或寄宿不是一個兩難的決定,教養孩子,「智慧和用心」遠比遷就於形式還重要! |
Author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ne 2017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