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過盡千帆之後,方知「名校情節」並不實際
紐西蘭的八所大學,從世界排名、知名度、中學生的喜愛程度、入學難度等方方面面審視,奧克蘭大學是首選,奧塔哥大學居次。您知道嗎?三位出生於紐西蘭的諾貝爾獎得主,其中兩位分別念完坎特伯里大學、維多利亞大學的碩士課程後才分赴英國、美國繼續深造。畢業後三個月內的就業率,AUT則經常拔得頭籌。再從課程的獨特性和專業水準考量,懷卡托、梅西、林肯三所大學也都各擅勝場。孩子在紐西蘭適合讀哪一所大學?談不上什麼「名校情節」。 幾年前,矽谷的《聖荷西水星報》調查矽谷前150大上市公司,在美國取得大學學歷的公司執行長共116位,其中的三分之二畢業於美國公立大學,報紙關於這一則新聞的標題是《忘了常春藤名校吧!矽谷執行長多念公立大學》。請注意!201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選的美國大學本科綜合排名,公立大學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勉強位列第20,前面19所皆為私立大學,8所常春藤盟校盡在其中。 2012年《財富雜誌(Fortune)》選出的美國500大公司,498位執行長中(其中兩人同時名列兩家公司的CEO),46人擁有法律背景,其中8位畢業於哈佛法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南衛理公會大學、維吉尼亞大學法學院各有3位。這46位執行長按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依序排列,公立大學法學院畢業者也不惶多讓,其執行長人數和主持的公司規模毫不遜色。 名校的典範令人景仰,崇拜名校乃人之常情。世界上更多的是「非名校畢業」的成功人士,他們可能會笑看蹉跎於一心一意追隨名校的學子們。不可否認的,取法乎上得其中,「名校情節」仍有或多或少的勵志效應。 人生有夢最美!要胸懷大志,更要知己知彼 紐西蘭學生申請美國大學時非常重視排名,有些成績中上、綜合表現平平者執意申請哈佛或其他常春藤級的名校。我擔心的是,他們期待太多、太高,是否承受得了夢想破滅時的挫折。 這幾年我深度接觸許多申請美國大學本科的紐西蘭學生,他們的過度期待和自我感覺良好來自於兩個「不了解」。第一,他們耳熟能詳的就是這些頂尖名校,紐西蘭的大環境和中小學教育在「面向全世界」方面做得不夠,學生的資訊來源貧乏、選校功課未做足,因此,他們不了解美國的大學。第二,他們不夠了解自己、不了解美國菁英層的中學生。 美國排名前10的大學本科每年共招收約15000名新生,美國有4萬多所高中,平均每3所高中才有1位畢業生能進入Top 10就讀。即使是Top 20,平均每一所高中能入讀的畢業生也不到1位。美國大學招收、組合每一屆新生的基本思維是「學生來源要多元化」,現階段紐西蘭的申請者自然搶到了優勢。有一位學生對於入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有些失望,入學後才發現班上人才濟濟、學習高手如雲;另一位五年前以全額獎助學金入讀普林斯頓大學的孩子表示,他在學校裡要拼個「成績中等」都很辛苦,與當年在紐西蘭讀中學時集天才、菁英美譽於一身的風光絕對無法相提並論。 2012年9月29日的本專欄篇名是《名校歷險記,琴娜娜的「哈佛餘生啟示錄」》,哈佛錄取她,她嚮往哈佛,互相錯估了對方。琴娜娜不堪回首話當年:「我能拿出來說的,只有戰勝我自己的事情。」寄語正在申請美國大學的學子們,盡力了,就沒有遺憾! 如果比爾蓋茲念完了哈佛,依然有今天的微軟帝國嗎? 有些家長說:「花了大錢,有機會去美國讀大學,當然要讀名校。」進入職場或創業,名校的確是一塊不錯的敲門磚。不過,名校和學歷不等於能力,它絕不是「複製成功」的保證,結果如何視個人的態度和能力而定。前往美國讀大學,最有價值的事情是去到一個日新月異、與時俱進的大世界,藉以拓展自己的專業視野和人生格局。 美國有多位拒絕名校的成功企業家,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當屬個中翹楚。蓋茲高中時就在電腦程式語言方面展現天分,同時收取費用為美國西北部太平洋地區的公司撰寫電腦代碼。申請大學時他選擇了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他有三種志向:去耶魯是為了政治,上普林斯頓是為了當電腦工程師,選擇哈佛是為了數學。結果他被常春藤三巨頭同時錄取。 在哈佛,他發展出了自己的學習模式,只上自己沒有選修的課程,只聽那些與實際選修課時間重疊的課程。1975年春天完成大二學業時,因為自己和朋友合作的「電腦程式語言研發」面臨一個關鍵性的階段,加上MITS公司的工作誘惑,他離開了哈佛。1976年春天又回校念完兩個學期,但始終缺了兩個學期而未能從哈佛正式畢業。2007年6月蓋茲回哈佛接受榮譽學位,演講時對著聽眾席中的父親說:「這一刻我等了30年,爸爸,我對您承諾過,我會回來拿到自己的學位。」 蓋茲了解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方向在哪。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天分和努力,還需要幾分運氣;但是,成功絕非偶然。如果蓋茲當個乖寶寶念完哈佛,依然有今天的微軟帝國嗎?同樣的道理,如果喬布斯(Steve Jobs)非名校不讀,依然有今天的蘋果帝國嗎? 人生的明燈,可能在人跡罕見的那一條路上 美國詩人佛斯特說:「林中兩條叉路,而我──我選了人跡罕見的那條,一切都因此而不同。」智者之語、孩子內心深處的吶喊,指出了人生明燈之所在,或許,它就在人跡罕見的那一條路上。 (資料來源 : 紐西蘭 中文先驅報《張老師談教育》專欄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C1版) 幾年前同時被多所美國名校本科錄取的Alice說:「我收到了多位大學招生官的親筆留言,包括哈佛在內,他們都提及我的申請論文。在眾多的申請人當中,他們記得我。」這就是申請論文的魅力。 你是誰?大學要了解數字和分數後面的你! College Application Essays(申請論文)流行的是給一段提詞(Prompt),學生針對提詞去發揮。美國大學本科自2013年開始採用新版本的共同申請系統(CA4),學生必須從下面5個提詞中任選一個,寫成一篇250~650個字的申請論文:
申請UC柏克萊、UCLA等加州大學系統時,學生必須提交的兩篇申請論文如下:
審視上面列舉的申請論文命題,無一不是為了表達在課程難度、成績報告、標準考試、課外活動紀錄等申請材料中無法呈現的申請人特色,這也是申請者與招生官唯一一次溝通、唯一一次對話的機會,一定得好好把握。很多學生在故事或經歷的過程描述花太多的篇幅,反而輕忽了大學招生官最關注的事項:你面對問題時的心態、事情如何改變你、領悟了什麼、從中學到了什麼。 有些學業成績和SAT考試拔尖的學生,在申請論文中依舊談論學習、苦讀或績優得獎的經驗,以致喪失了展示自己全方位優秀的機會。我曾經遇見過一位這樣的學生,接受升學顧問的建議後更改選題,以在孤兒院做義工時經歷的小故事為主軸,重新寫出一篇溫馨感人的申請論文,最終獲得包括哈佛在內的多所名校同時錄取。 申請論文貴在真誠,編造或抄襲躲不過鷹眼 共同申請表(CA4)針對申請論文的說明指出,申請人應就給定的選題,清晰、精確地展示「表達自我」的能力,同時讓自己的聲音脫穎而出,招生官將藉此了解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參與共同申請系統的每一所大學都會額外要求申請人,針對該大學填寫一份「補充申請表」,其中的重頭戲依然是各校單獨命題的「申請論文」和「簡短問答」。曾擔任史丹福大學招生辦主任的Robin Mamlet提醒申請人,招生官通常將共同申請表、補充申請表的「申請論文」和「簡短問答」放在一起審閱,它們都屬於同一個組成部分,因此,你需要平衡所有文章的內容。 遵守字數的限制,不要以為簡短的回答就是簡單的答案,它往往需要更精練的寫作技巧。由於這些文章通常不是在一個短時間內一氣呵成,要避免前後矛盾的現象。有一位資深顧問表示,申請人自己寫,用真誠的心去寫,是防止矛盾產生的最佳保證。 Robin Mamlet強烈不推薦那些吹噓申請論文可以「操縱」的指引書籍,她說得妙:「你不會在其他人的作品中看到能訴說自己大部份情況的故事。」抄襲呢?利用Turnitin軟件就能立即判斷出來。這位資深的招生辦主任說:「招生人員閱讀了成千上萬篇申請論文,他們知道高中生的文章讀起來是什麼樣子,他們都是精通在申請中找出偏差的專家。」 有一年,西北大學補充申請表的一個「簡短問答」是:「西北大學或下屬的某一個學院具有哪些獨特品質?使你下決心來申請。你將如何利用這些你所認定的品質?」有一位申請「醫學院直通車」名額的學生回答:「西北大學醫學院的學生都能相親相愛、互助合作,……。」我邀請的顧問熟悉美國醫學院的生態,立即要求這個紐西蘭學生做完了「研究西北大學」的功課後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好幾年時間,名校Wellesley學院的申請者中,有很高的比例在「申請短文」中提及傑出校友Madame Chiang Kai-shek(蔣夫人)、Hillary Clinton和Madeleine Albright(1997年1月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國務卿),有一位資深升學顧問認為,這是白寫了!招生官連續幾天看到這幾位傑出女校友的大名,這樣的申請論文怎能獲得青睞? 有些申請人急於突顯自己的亮點,字裡行間讓閱讀者感受到那一份自大、驕傲、狂妄,這和草草率率下筆的後果一樣,讓整篇論文失去了真誠的意涵。Robin Mamlet一再強調,真誠!真誠!真誠!才能讓大學聽到你的心聲。 避開爭議性、負面觀感的問題 有一位學生在「申請論文」中強烈批判同學所說的一句話:「愚蠢的××,滾回非洲去。」這個故事可能帶給了招生官相當的不愉快和傷害,儘管他展現出正義感,堅決反對種族歧視,美國的大學一致拒絕了他。其他如宗教、政黨、毒品、犯罪、牢騷、低級趣味、豪華旅行、年少愛情等內容能避則避,也不要泛論天下大事打高空。 回顧你的成長過程,一定有過刻骨銘心的感動時刻,鋪陳出來分享,展現你的真性情,也許這就是一篇足以小兵立大功的「申請論文」。有過這樣一篇絕妙的佳作,整篇都在描寫作者吃一根香蕉的過程,結果他上了哈佛。當然,沒有相當的寫作功力,我不認為你應該嘗試這種怪招。 「申請論文」的價值在於展示寫作能力、表達思想。篇幅有限,本文僅能提示寫作的大方向罷了。 (來源: 紐西蘭 中文先驅報《張老師談教育》專欄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C1版) 本文標題第二句的「大學申請」改成「美國大學申請」較為貼切,但是,文中討論的內容對於所有申請大學的高中畢業生都具有參考價值,我不想讓家長朋友們因為「美國」兩個字而失之交臂。 邁向目的之路,必先發現內心的召喚 William Damon是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史丹佛大學教育系教授,也是當今世界上研究人類 「各個年齡階段個人發展」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在近作《The Path to Purpose:Helping Our Children Finding Their Calling in Life》中指出,今天的年輕人普遍缺乏「動機來源」和「目的感」。 這本書的中文譯名為《邁向目的之路》,William Damon強調,年輕人對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他的一生,它不只賦予人生意義和快樂,也賦予了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目的感」在順境的時候,能帶給人喜悅;在逆境的時候,更可以帶給人復原力。 近幾年我的主要工作是輔導高中畢業生申請國內外大學,發覺有些學生毫無「目的感」,有些學生則以「被常春藤或其他頂尖大學錄取」為目標,後者可以稱之為「目的感」嗎?非也!因為學生們無法說服我為什麼這些大學才適合他、應該錄取他,因為他們原本可能展現的「挑戰快樂」徹底被「深層焦慮」所取代。 前史丹佛大學招生辦主任Robin Mamlet認為大學排名導致了大學申請過程的「瘋狂」(Frenzy),使學生們只對排名前10或前15的大學感興趣,使大眾誤認為只有少數大學是通往成功人生的唯一道路。「大學排名」變成了學生們擇定目標的主要依據,阻止學生們去發現內心的召喚,也見證了William Damon在《邁向目的之路》一書中的憂慮。 選校四部曲,申請大學不再迷茫 美國大學申請專家Robin Mamlet建議高中畢業生在申請大學的選校階段,應該採取「四步策略」Four-step Strategy),依序如下:研究自我(Research yourself)→研究大學(Research the schools)→做匹配(Make some matches)→平衡清單(Balance the list)。 很多紐西蘭學生選校的唯一策略是「類比」,簡單地按照自己的SAT分數、學校成績、學長或以前紐西蘭學生的申請成果,再參考《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大學排名和College Board、Princeton Review等書刊的大學介紹,就完成了10所左右的選校。過去幾年,我多次要求學生大幅度調整選校,以免浪費時間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努力。曾經有一位學生的自我感覺良好太甚,從排名1~10、11~20、21~30的大學分別挑選了7、3、2所,美國本土共有兩萬多所高中,夠資格這樣子選校的學生都沒幾位。Robin Mamlet說:「申請10所『高度選擇性』的大學,被錄取的機率絕不是申請1所的10倍。」 選校四步曲的第一步是「研究自我」,先秤秤自己的斤兩,審視自己的興趣、個性、人生目標、學習能力、成績、朋友、家庭、畢業學校,問問自己:「你是誰?」試著從別人、從招生官的角度評估自己的競爭力。第二步是「研究大學」,你不能只針對原來熟知的那些大學,美國有近2700所四年制學院或大學,你應該根據大學的地理位置、氣候類型、城市型或鄉下型、學校規模(文理學院、研究型或綜合型大學)、校園文化、專業強項、體育或社團活動多樣性、招生限制條件等等,尋找自己喜歡的、適合的大學。通過這兩個步驟的交叉比對,適合申請人的大學數目應該已經縮減到20或更少。 進入第三步,首先你必須冷靜列出最適合、最喜歡、最有利於畢業後發展等「優先考量事項」,一所一所做分析匹配,「暫時刪除」匹配性最低的若干所,最後留下10~12所。接著回到非常現實的問題,這些大學錄取你的機會有多大?如果沒有獎助學金,你的家庭負擔得起學費和生活費嗎?這就是「選校四步曲」的最後一個步驟──平衡並確定選校列表。 最後提交的選校應該包含四大類型 Robin Mamlet建議,最後選定的學校應該包括四大類:第一類是「統計上可能達成目標的」(Statistical Reach),即使全面頂尖的學生,被史丹佛、哈佛、耶魯、MIT等「最高選擇性(Best Selective)」大學錄取也是一個概率性事件。除了「特招生」之外,沒有任何頂尖學生保證能被「最高選擇性」大學錄取。這一類大學應該屬於哪一級的大學,可以因申請人的綜合表現而異,有些人的Statistical Reach級別學校或許只是More Selective或Selective而已。Statistical Reach類別學校又稱之為「夢想型」。 第二類是「可能錄取的」(Possible),指申請人被拒絕的概率高於被錄取的概率,一些條件相近的學生,他們的Possible類別學校可能有的被錄取、有的被拒絕。 第三類是「很有希望錄取的」(Probable),申請人被錄取的概率高於被拒絕的概率。推薦信、申請Essay或申請人的某一項經歷、特質,甚至是申請人的「運氣」,都可能讓Possible或Probable二者產生翻轉的結果。 第四類是「穩妥錄取的」(Solid),指申請人的條件、資格符合,基本上不會被拒絕的大學,這一類大學的特色是「錄取率偏高」。 綜合考量錄取機率、學費及生活費支付能力之後,如果需要平衡調整,可以從第三步驟「暫時刪除」的大學中找回幾所遞補。假設最後確定要申請10所,四大類學校數目的合理分配就見仁見智了,從Statistical Reach到Solid,有人認為1、3、4、2較佳,有人採2、2、4、2;也有人乾脆擴充申請總數到12所,以增加申請成功的可能性和安全性。 整個申請的過程其實不難,它只是繁瑣而已,也考驗著申請人的解決問題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耐心和毅力。申請過程中學生除了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之外,在選校階段,父母、老師或顧問應該協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尋找邁向目的之路不可或缺的「動機來源」和「目的感」,這是申請成功的起點。 (文章來源: 紐西蘭 中文先驅報《張老師談教育》專欄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C1版) |
Author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ne 2017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