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PRO 國際教育顧問中心      ​【遊學留學諮詢】02-2370 2127
  • 首頁
  • 關於我們
  • 主題遊學
    • 2018暑假遊學團 >
      • 奧克蘭大學城團ELA
      • 奧克蘭大學城團-活動課程
      • 奧克蘭英語學院 活動課程
      • 奧克蘭英語學院 密集課程
      • 奧克蘭公立中學團
      • 奧克蘭公立小學團
      • 劍橋倫敦雙城英語學院課程
      • 紐約茱莉亞英語學院課程
      • 波士頓松堡大學名校英文課程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英文研習課程
      • 布里斯本國際學院課程
      • 倫敦大學學院UCL英語課程
      • 多倫多大學英語學院課程
    • 成人遊學
  • 留學進修
  • 張老師Blogs
  • 聯絡我們

張老師 BLOGS

周延又明智的選校,「大學申請」成功的起點

6/1/2017

 
Picture
  
    本文標題第二句的「大學申請」改成「美國大學申請」較為貼切,但是,文中討論的內容對於所有申請大學的高中畢業生都具有參考價值,我不想讓家長朋友們因為「美國」兩個字而失之交臂。
 
邁向目的之路,必先發現內心的召喚
 
    William Damon是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史丹佛大學教育系教授,也是當今世界上研究人類 「各個年齡階段個人發展」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在近作《The Path to Purpose:Helping Our Children Finding Their Calling in Life》中指出,今天的年輕人普遍缺乏「動機來源」和「目的感」。
 
    這本書的中文譯名為《邁向目的之路》,William Damon強調,年輕人對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他的一生,它不只賦予人生意義和快樂,也賦予了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目的感」在順境的時候,能帶給人喜悅;在逆境的時候,更可以帶給人復原力。
 
    近幾年我的主要工作是輔導高中畢業生申請國內外大學,發覺有些學生毫無「目的感」,有些學生則以「被常春藤或其他頂尖大學錄取」為目標,後者可以稱之為「目的感」嗎?非也!因為學生們無法說服我為什麼這些大學才適合他、應該錄取他,因為他們原本可能展現的「挑戰快樂」徹底被「深層焦慮」所取代。
 
    前史丹佛大學招生辦主任Robin Mamlet認為大學排名導致了大學申請過程的「瘋狂」(Frenzy),使學生們只對排名前10或前15的大學感興趣,使大眾誤認為只有少數大學是通往成功人生的唯一道路。「大學排名」變成了學生們擇定目標的主要依據,阻止學生們去發現內心的召喚,也見證了William Damon在《邁向目的之路》一書中的憂慮。
 
選校四部曲,申請大學不再迷茫
 
    美國大學申請專家Robin Mamlet建議高中畢業生在申請大學的選校階段,應該採取「四步策略」Four-step Strategy),依序如下:研究自我(Research yourself)→研究大學(Research the schools)→做匹配(Make some matches)→平衡清單(Balance the list)。
 
    很多紐西蘭學生選校的唯一策略是「類比」,簡單地按照自己的SAT分數、學校成績、學長或以前紐西蘭學生的申請成果,再參考《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大學排名和College Board、Princeton Review等書刊的大學介紹,就完成了10所左右的選校。過去幾年,我多次要求學生大幅度調整選校,以免浪費時間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努力。曾經有一位學生的自我感覺良好太甚,從排名1~10、11~20、21~30的大學分別挑選了7、3、2所,美國本土共有兩萬多所高中,夠資格這樣子選校的學生都沒幾位。Robin Mamlet說:「申請10所『高度選擇性』的大學,被錄取的機率絕不是申請1所的10倍。」
 
    選校四步曲的第一步是「研究自我」,先秤秤自己的斤兩,審視自己的興趣、個性、人生目標、學習能力、成績、朋友、家庭、畢業學校,問問自己:「你是誰?」試著從別人、從招生官的角度評估自己的競爭力。第二步是「研究大學」,你不能只針對原來熟知的那些大學,美國有近2700所四年制學院或大學,你應該根據大學的地理位置、氣候類型、城市型或鄉下型、學校規模(文理學院、研究型或綜合型大學)、校園文化、專業強項、體育或社團活動多樣性、招生限制條件等等,尋找自己喜歡的、適合的大學。通過這兩個步驟的交叉比對,適合申請人的大學數目應該已經縮減到20或更少。
 
    進入第三步,首先你必須冷靜列出最適合、最喜歡、最有利於畢業後發展等「優先考量事項」,一所一所做分析匹配,「暫時刪除」匹配性最低的若干所,最後留下10~12所。接著回到非常現實的問題,這些大學錄取你的機會有多大?如果沒有獎助學金,你的家庭負擔得起學費和生活費嗎?這就是「選校四步曲」的最後一個步驟──平衡並確定選校列表。
 
最後提交的選校應該包含四大類型
 
    Robin Mamlet建議,最後選定的學校應該包括四大類:第一類是「統計上可能達成目標的」(Statistical Reach),即使全面頂尖的學生,被史丹佛、哈佛、耶魯、MIT等「最高選擇性(Best Selective)」大學錄取也是一個概率性事件。除了「特招生」之外,沒有任何頂尖學生保證能被「最高選擇性」大學錄取。這一類大學應該屬於哪一級的大學,可以因申請人的綜合表現而異,有些人的Statistical Reach級別學校或許只是More Selective或Selective而已。Statistical Reach類別學校又稱之為「夢想型」。
 
    第二類是「可能錄取的」(Possible),指申請人被拒絕的概率高於被錄取的概率,一些條件相近的學生,他們的Possible類別學校可能有的被錄取、有的被拒絕。
 
    第三類是「很有希望錄取的」(Probable),申請人被錄取的概率高於被拒絕的概率。推薦信、申請Essay或申請人的某一項經歷、特質,甚至是申請人的「運氣」,都可能讓Possible或Probable二者產生翻轉的結果。
 
    第四類是「穩妥錄取的」(Solid),指申請人的條件、資格符合,基本上不會被拒絕的大學,這一類大學的特色是「錄取率偏高」。
 
    綜合考量錄取機率、學費及生活費支付能力之後,如果需要平衡調整,可以從第三步驟「暫時刪除」的大學中找回幾所遞補。假設最後確定要申請10所,四大類學校數目的合理分配就見仁見智了,從Statistical Reach到Solid,有人認為1、3、4、2較佳,有人採2、2、4、2;也有人乾脆擴充申請總數到12所,以增加申請成功的可能性和安全性。
 
    整個申請的過程其實不難,它只是繁瑣而已,也考驗著申請人的解決問題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耐心和毅力。申請過程中學生除了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之外,在選校階段,父母、老師或顧問應該協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尋找邁向目的之路不可或缺的「動機來源」和「目的感」,這是申請成功的起點。


(文章來源: 紐西蘭 中文先驅報《張老師談教育》專欄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C1版)

Comments are closed.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ne 2017
    May 2017
    December 2016
    June 2016
    January 2016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首頁
關於我們
主題遊學
留學進修
張老師Blogs
熱門指南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TEL : 02-2370 2127
info@studyproLINK.com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83號3樓之一
3F.-1, No. 83, Sec. 1, Zhongxiao E.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 Taiwan (R.O.C.)

南十字星遊學留學有限公司
 southern cros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ervices LTD.

張老師留學中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主題遊學
    • 2018暑假遊學團 >
      • 奧克蘭大學城團ELA
      • 奧克蘭大學城團-活動課程
      • 奧克蘭英語學院 活動課程
      • 奧克蘭英語學院 密集課程
      • 奧克蘭公立中學團
      • 奧克蘭公立小學團
      • 劍橋倫敦雙城英語學院課程
      • 紐約茱莉亞英語學院課程
      • 波士頓松堡大學名校英文課程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英文研習課程
      • 布里斯本國際學院課程
      • 倫敦大學學院UCL英語課程
      • 多倫多大學英語學院課程
    • 成人遊學
  • 留學進修
  • 張老師Blogs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