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 中文先驅報《張老師談教育》專欄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B1版
因為堅持,他破解了「費馬最後定理」 50多年前的某一天,有個10歲的男孩在沙灘上玩耍,無意中瞧見鄰居小孩帶來的數學童書,其中有一題是關於法國數學家費馬(Fermat)的「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這是費馬在300多年前的最後一個推論,它的內容是:X^n + Y^n = Z^n,如果n > 2,則X、Y、Z沒有正整數解。從此刻開始,沙灘上的小男孩立志要證明這個推論。 這個男孩就是Andrew Wiles,他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一路熱衷於數學研究,曾經在牛津大學研習過,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後於80年代轉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當時普林斯頓的新進教師在職六年之後,獲得長期聘約之前必須先通過研究成果審核。Andrew Wiles獲得長聘後,好幾年的時間,他的研究成果一片空白,一般的研究幾乎都停擺,有些同事和學生抱怨這個懶惰傢伙真是摸魚摸到家了,其實,他早已回頭專心於研究如何證明「費馬最後定理」。 Andrew Wiles為什麼要低調、偷偷地繼續「費馬最後定理」的鑽研呢?二十多年的堅持,這個困擾數學家三百五十多年的問題似乎快要被破解了,除了研究助理Richard Taylor之外,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研究進展,這是他的另一個堅持,因為擔心最後的關鍵時刻出現一個更厲害的高手,一下子就超越了自己。 Andrew Wiles和助理嚴謹地增修補正5年前轟動一時的論文,在1994年9月19日早上重新發表,困擾全世界數學家350多年的「費馬最後定理」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從當年沙灘男孩到普林斯頓數學教授的31年堅持,整個過程漫長、曲折、非凡、動人又富於戲劇性。這個震撼人心的時刻,上帝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他的年齡恰好越過了「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受獎人不得超過40歲的上限。因為「諾貝爾獎」未設立數學獎項,「菲爾茲獎」就是數學界的桂冠而有「諾貝爾數學獎」之稱。 數學論文的發表變成了《紐約時報》頭版頭條,這可是史無前例的,Andrew Wiles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數學家。後來,「菲爾茲獎」委員會頒贈他一個至今唯一的「菲爾茲特別獎」。很多人說,他的人生路就是一條直線,彎都不必彎,頭都不用回,他就是為了破解「費馬最後定理」而生。因為堅持,終於成就了Andrew Wiles這樣一位數學大師。 堅持是一種態度、一種能力,是成敗之間的分水嶺 美國棒球史上最有名的球員之一Babe Ruth說:「你無法擊倒一個永不放棄的人。」20世紀的偉大拳擊手Muhammad Ali說:「在擂臺內或擂臺外,倒下並沒有錯,錯的是停留在地上。」已故的英國首相Winston Churchill說:「成功不是結局,失敗也不是災難,持續的勇氣才是最重要的。」一位社會改革者說:「平凡的智力加上非凡的堅持,所有的事情皆可達成。」一位勵志講師說:「百分之九十的失敗者實際上並非被擊倒,他們只是放棄。」 美國資深記者Paul Tough長期研究品格教育、成就落差、親子教養和貧窮等問題,他的文章散見於許多知名雜誌,也經常為《紐約時報》撰寫社論。他在2012年出版了《How Children Succeed(孩子如何成功)》,書中引述心理學家的研究,24種人格特質中,有七種人格特質最能夠預測孩子未來的「生活滿意度」和「高度成就」,它們是毅力、自我控制、熱忱、社會智慧、感激、樂觀、好奇心。 Paul Tough稱呼這七種特質為「品格力」,一個人要具備堅持到底的精神,顯然和其中的毅力、自我控制、熱忱、樂觀等四種品格力密切相關,區區專欄不足以逐一暢論,僅以樂觀一項做說明。 社會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指出,一個人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堅持」的背後必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來支撐,「自我效能感」是由能力、信心所組成,而能力、信心二者的交集正是樂觀品格的基石,因此,樂觀品格是促成「堅持力」的要素之一。 耐人尋味的是,預測孩子未來成就的七種「品格力」大部分和「堅持力」相關,這些品格力竟然沒有一個直指聰明或IQ。從許多成功人士、哲學家或心理學家的至理名言,我們洞見了「堅持」不但是一種態度、一種能力,它更是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分水嶺。 培養強大的堅持力,孩子可以美夢成真 幾天前一對父子來訪,孩子剛剛念完大學一年級,在奧塔哥大學醫學預科的學業成績拔尖,加上UMAT考試99%之絕對優勢,已經確定了可以在醫學系或牙醫系二者中擇一就讀。眾多學生當中,為什麼這個孩子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移民來紐西蘭,孩子從Year 7讀起,6年多的時間,孩子主動參加輔導課,而且從不缺席。受限於英文是第二語言,Year 9就讀於Auckland Grammar School的C班,Year 11起進入A班並且持續到畢業。他明白語文的學習沒有捷徑,只能憑著努力再努力來迎頭趕上;有一位數理老師的英語口音稍重,他認為多聽幾堂課就完全無礙了。所有任課老師一致讚賞他的堅持與努力,最好的學習夥伴Alex也變成了牛津大學化學專業的新鮮人。 孩子的「堅持力」要從小、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起,怎麼做呢?1.孩子專心于遊戲或讀書時不要去打擾他,2.鼓勵並陪同孩子一起戰勝困難,3.養成孩子做事有始有終、凡事不半途而廢的好習慣,4.支持孩子從事感興趣的、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和才藝學習,5.重視孩子的規律化生活和時間管理觀念;這些做法可以讓孩子在生活的潛移默化中把「堅持力」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請注意!拒絕讓孩子面對困難、逆境或挫折,或者是寵溺、凡事代勞等等,這些都是培養「堅持力」的大敵。 兩個男孩的「醫學人生」和「牛津人」美夢成真,他們憑著「堅持力」把原來的「第二語言」英文提升到「第一語言」的水準,更見證了「堅持的力量大於聰明的力量」。 Comments are closed.
|
Author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ne 2017
Categories |